南宁博物馆

资讯公告

南宁市博物馆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来源:无   发布时间:2020-12-08 11:33:00

2020年,南宁市博物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广旅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广旅局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博物馆事业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凝聚发展合力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支部建设。全年召开支委(扩大)会12次,

党员集中活动12次,党员大会3次。组织选拔中层干部8人,激发了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组织“两学一做”网上党课学习16人,通过率100%。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疫情群防群控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做群众的“宣传员”“劝导员”“排查员”。组织党员干部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8人捐款2000元,为抗疫英雄梁小霞同志捐款,46人捐款1706元。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全市创文明城工作,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为南宁市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环境作出应有贡献。

2.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水平

开展专题党课2次,专题学习会2次。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等重要文件43份。运用正反典型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大力宣传南宁市博物馆在抗击疫情中的党员先进典型,南宁市博物馆派驻隆安县布泉乡岑山村第一书记农仁富同志“忠孝两难全,群众大过天”的感人事迹。绿城党旗红,文旅中国等媒体平台相继对其事迹进行报道。通报学习违反规定典型案例16起,号召党员要从通报中汲取经验教训,从严规范自身行为,杜绝出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违纪违规行为。

3.巩固脱贫成果,兜底保障防止返贫致贫

南宁市博物馆党支部与帮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2020年馆班子领导及支委先后10次带领工作组深入定点帮扶村隆安县布泉乡岑山村开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主题实践活动,抽调精干力量参加南宁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组织的“固成果、提质量,服务三农促振兴”工作队工作、“扶贫开发成效年终考核实地初评”工作。响应市工会号召,带头参与消费扶贫,馆工会采购的米油等扶贫物资共计34411元。同时,发动全馆干部职工团购南宁市博物馆定点帮扶岑山村的扶贫产品布泉放养麻鸡52只,共计3068元。积极发挥后盾单位助力脱贫的力量,携手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常态化抓紧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场馆平稳有序  开放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宁市博物馆切实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观众与全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月27日采取有效措施,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实行网络实名制、分时段参观预约,严控人流,避免人群聚集在南宁博物馆、邓颖超纪念馆门前均搭棚设立体温检测点、临时隔离点。参观当日严格执行“入馆必检”措施,观众经测量体温无异常后,出示绿色健康码、佩戴口罩方可入馆参观,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场馆平稳有序开放。

2020年,南宁博物馆免费开放261天,参观人数18万人次;邓颖超纪念馆免费开放258天,参观人数约17万人次。

(三)推陈出新,举办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

2020年,共举办和引进展览16个,展览类型丰富,展陈形式突破创新,社会反响热烈。

1.展览类型丰富,让观众体验历史文化艺术之美

引进自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古典爱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爱情文化展”中国科学技术馆“榫卯的魅力”主题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衣袭华美——百年海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展,与泰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泰国国家旅游局昆明办事处联合举办的“泰国·旅游首选目的地图片展”等共16个展览,涵盖民族民俗文化艺术、古代建筑、服饰、玉器、朝鲜油画、中国画、摄影图片、徽章等类别向社会大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艺术体验。

2.展览紧贴时事,主动体现社会责任

1)2020年5月18日-6月18日举办了“文物系荆楚 祝福颂祖国——文博抗疫祝福接力海报展”,向社会传递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必胜信念。积极参与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发起的“文物系荆楚 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活动,设计的海报将馆藏西周穿孔石戈图片与湖北省随州市博物馆的西周玉戈图片拼合为一体,借“戈”在中国兵器史上的独特含义,表达万众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2)2020年9月30日-10月30日,南宁市“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南宁博物馆展出,通过200余幅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呈现南宁市奋力书写脱贫攻坚的壮丽诗篇。

3.做优原创展品牌,创新展陈形式

2020年8月20日-12月20日,举办原创展览“一瞻·一礼——青海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旧勉唐派唐卡作品展”。通过52幅唐卡作品及1幅藏文书法作品展示旧勉唐派唐卡艺术的起源、发展、绘制工艺及传承,以新颖、唯美的空间布局及独特的装置艺术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在业界引起极大的反响。

4.增强学术研究能力,做深文化展学研

2020年,编辑出版《相交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南宁国际友好交流展》《我的乡愁——美丽南宁摄影展》《南宁博物馆文集》(第一辑)3本图书,在做好扩展展览外延的同时,留下珍贵的学术文本记录。

(三)创新形式 ,结合疫情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

立足本馆文化特色,创新社会教育项目。2020年,开展各类型线上线下社会教育活动140余次,其中,线下周末及传统节假日开展各类活动70余次,配合临时展览开展活动50余次,累计约4万名观众参与。同时线上同步推出各类活动20余场,点击率高达近300万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游客的积极参与,社会反响热烈。

1.挖掘民俗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我馆携手大明山歌圩联合推出“壮乡山歌会”,于每周六下午定期在南宁博物馆内举行,来自广西各地的壮汉歌王同台献技,汉语山歌对唱、壮语山歌对唱、山歌剧等多种形式,展示传统民俗文化魅力。同时,活动中还设置了壮语教学、山歌互动和山歌擂台等互动环节,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互动氛围十分浓厚。“壮乡山歌会”共举办了14期,约2000名观众现场观看了演出,国庆中秋专场活动更开通网络同步直播,线上活动直播平台点观看量达两万人次。“壮乡山歌会”已逐渐形成了我馆特色宣教活动品牌,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2.利用展览资源,推出配套活动

配合《榫卯的魅力》展览开展一系列配套活动。6月14日下午,开展了“大巧有工”榫卯体验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活动。暑期期间,开展长达一个月的“寻找‘建桥’达人——达芬奇桥搭建比赛”活动。据统计,系列配套活动共有200组家庭参与。“云游博物馆第三季”——“板上不钉钉”之“榫卯的魅力”融媒体直播活动在多个平台同步上线,得到了近9万次的点击率。

3.创新形式,推出线上活动

我馆与广西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展了三期云游博物馆大型直播活动,线上点击率累计达100多万,受到观众好评;与广西广播电视台合作“老夫是个文化人——邕州知否”系列广播节目10期,讲述与南宁相关的历史人物、馆藏文物等,吸引更多人了解南宁历史。

(四)发掘馆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1.盘活“大师工作室”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我馆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源的合作开发模式,与南宁市崆尘空间艺术工作室开展深度合作,为传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宁制陶技艺,开展了多项活动,共同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并多次获奖,如邕州红陶《铸就时光》荣获“2018'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及2018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银奖之后,红陶作品《骆越三部曲---祈愿、胜利、丰庆》获第20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百花杯"铜奖,《骆越之歌》获2020年中国工艺美术“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等。

2.深挖壮乡文化,争当壮乡文化传播使者

2018年与广西霖创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广西壮族神话传说少儿绘本《伦歌朝观》(第一、二、三册)曾荣获2018年广西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的文创设计奖(产品奖)第三名及最佳人气奖。现双方再度合作开发广西壮族神话传说少儿绘本《伦歌朝观》系列丛书六册,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以绘本的方式,将从民间搜集的壮族神话传说讲述给学龄儿童,配合精美的插画,寓教于乐式地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

3.依托临时展览,开发配套文创产品

充分依托临时展览优势,结合展览元素,实时开发相应的临展配套文创产品。如我馆依托《一瞻·一礼——青海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旧勉唐派唐卡作品展》设计了配套文创产品,有笔记本、香囊和绒布袋,其构思设计兼具审美价值与实用性,深受观众的欢迎。

(五)加强文物征集和保护,建设特色馆藏体系

1.夯实基础,拓宽渠道

2020年新征集到各类藏品167件/套,其中包括4件/套木质篆刻工艺品,4件/套清代麻江型铜鼓,24件/套玉石器,80件/套《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书画展》参展书画家捐赠的书画作品,以及其他热心市民捐赠的电视机等55件/套老物件,极大的丰富了馆藏。

2.加强文物管理,搞好文物保护

2020年完成29件/套碑刻拓片的装裱,2件/套书画藏品和5件/套金属类藏品的保护修复工作。完成对顶蛳山遗址出土陶罐的复制工作。

3.完善库房管理,提升藏品保管条件

2020年完成200件/套民族服饰藏品及428件/套国际交流礼品的二维影像信息采集;核对校正并完善1434件/套陶瓷类藏品及对455件/套国际礼品的尺寸、数量等基本数据信息。完成340件/套(394张)南宁地区摩崖石刻及碑刻拓本,143件/套新征集藏品,以及126件/套的纸质书籍的基本信息数据采集和登记入库工作。完成金属等无机类藏品库房1585件/套藏品的清点、移交工作,完成1352件/套陶瓷藏品卡片及380件/套瓷器藏品分类账的填写。

(六)积极开展文物调查和考古挖掘工作

协助参与云贵铁路线南宁市江南区沙井杨村杨氏祖屋、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腾翔村高峰坳国军170、135师桂系部队323位无名烈士墓调查;参加铜鼓陂水利现场调查等多个项目用地及对各片区、文物点范围内的文物情况、文物保护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形成了专业的考古调查报告,为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专业参考资料。

2020年对石船头、豹子头遗址出土的数千件石器、蚌器、骨器等文物进行了分类、统计和整理。目前已完成石船头多件文物的分类、统计和器物摄影工作。

(七)全力做好创建文明城市攻坚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广旅局关于首府南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决策部署,成立市博物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南宁市博物馆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工作的实施方案》《南宁市博物馆创城国测迎检工作方案》《南宁市博物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标对表,层层压实责任,逐项逐环节落实工作。在今年创城国测迎检中,做到了零扣分,为首府南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八)承办2020年全区博物馆和文物安全管理培训班暨消防工作现场会

9月23日至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南宁市博物馆承办的2020年全区博物馆和文物安全管理培训班暨消防工作现场会在南宁市举行。来自全区各设区市的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区直博物馆,各市、县级博物馆、纪念馆、国保单位的66位领导、负责人、业务骨干参与会议。会议高效务实,效果良好,推动全区文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稳定有序进行。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常态化抓紧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平稳有序开放

继续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毫不放松抓紧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平稳有序开放。同时,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探索,利用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特色活动品牌。顺应形势,探索社教新模式,开展线上活动,提升公众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打造展览精品,强化功能定位,创新展览服务

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出国际精品展举办“南宁国际艺术双年展”快乐之城——孔敬历史文化展”等国际性高水平艺术展览,并作为常态化展览,一届届举办下去,以获得持续不断的影响力。

2.继续打造原创精品展继续提升原创能力,打造“意象——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其当代重塑”展(暂定名),力求在展览内容和形式设计上实现突破和创新。

3.引进一级大馆精品展。拟增强与国内一级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多种不同类型的精品展,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丰富多元、高品质的文化惠民盛宴。

4.继续增强学术研究能力。稳步推进《三街两巷古迹(照片)图集》《南宁博物馆文集》(第二辑)编辑审校工作

(三)加强文物征集与保护,为文物研究和陈列展览打下坚实的基础。继续拓宽渠道,收集文物线索,完成年度文物征集任务,丰富馆藏。

(四)常态化推进创城攻坚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馆上下开展全面、扎实、深入的创城整改提升工作,推进常态化长效机制建设,为全面深化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发挥后盾单位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

继续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关于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发挥后盾单位力量,强化责任落实,提高帮扶质量,助推我馆定点帮扶岑山村脱贫攻坚工作完美收官、顺利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程。

(六)积极引进人才,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继续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充分调动不同层级引进人才的积极性,制定人才规划,培养、引进、使用并重,为南宁市文物博物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七)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南宁市博物馆

                                2020年12月8日

南宁市博物馆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计划.pdf



[关闭]

南宁市
互联网举报
▪辟谣平台

(扫一扫,免费预约南宁博物馆门票)

(扫一扫,免费预约邓颖超纪念馆门票)

[关闭]

南博APP